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uzikanshu.com

第92节(2 / 3)

,她百无聊赖地抿了口茶。

时辰还早,远不到用膳的时候,紫苏便道:“殿下,今天日头这么好,不如咱们出去走走?”

总归没事干,宋枕

棠点了点头。

她搭着紫苏的手起身往外走,经过方才赵桓坐过的位置时,不经意一瞥,忽然看到那里竟然落着一把折扇。

宋枕棠微微一顿,走过去将折扇捡起打开。

扇面上画着一只盘旋九皋的鹰隼,旁边题着一首《笼鹰词》,落款赵子佑。

字迹舒朗清隽,应当就是赵桓的笔迹,宋枕棠曾经在长治殿宣成帝批阅的奏章里看见过。

可是这扇子……

宋枕棠还记得,自己曾经在二哥的含章殿里,看到过一模一样的一把,因为她喜欢那画上的鹰,后来她把那扇子送给了萧琢。

所以,这是皇兄赏给赵桓的?

还是说,那把扇子根本就是赵桓的。

宋枕棠缓缓收紧了握着扇子的手。

东宫的含章殿并非太子平日与朝臣议政的地方,只做日常起居,就算待客,非太子近臣不得入内。

难道赵桓是二哥的亲信,可二哥从未同她提起过此人。

可若说这扇子只是巧合,宋枕棠也会觉得荒唐。

且不说别的,便说宋枕棠上次见到赵桓的时候,他就已然进了工部做郎官,即便他是状元,但与他同年入仕的举子还在翰林院编书熬资历呢,

而如今过了又不到一年,赵桓竟然直接走到了御前,开始直接替宣成帝办差,虽然宋枕棠不知他如今的品级,但想来不会低于三品。

这样的升迁速度,可以说领先同年们至少二十年。

赵桓出身贫寒,没有半点背景,这样的身家想要像他这般升官飞快,只可能是搭上了什么了不得的人。

先前宋枕棠以为他是得了宣成帝的赏识,但现在来看……或许是她猜错了。

又或者,他根本什么都不是,只是知道她与太子关系亲近,所以特意留下扇子。

可他又怎么知道太子近身的折扇是什么模样?那含章殿又不是菜市场,随便什么人都能进,就连侍候的宫女,也都是在东宫多年的忠仆,要是能被买通,早就被买通了,哪里还轮得到一个寒门出身的状元郎来。

宋枕棠在心里不断地怀疑、否定,脑中似有一团乱麻将理智包裹纠缠。

她必须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。

萧琢临走前给宋枕棠留下了一名近身护卫,名叫十三。

听说他的武艺本事完全不逊色于丁介,只是平日丁介在明,十三在暗。

宋枕棠咬了下唇,然后按照萧琢教她的那样,朝着庭院喊了一声他的名字,果然一道身影不知从哪翻了下来,稳稳落在阶下,他朝宋枕棠行礼,“属下参见公主。”

宋枕棠抬手命他起来,而后也没有绕圈子,直接吩咐道:“我要你帮我盯着一个人。”

十三似乎有些为难,“殿下,将军临行前,命令属下要寸步不离地保护您的安全……”

宋枕棠并不意外,“我便在这院子里,周围有我从京中带出来的几百护卫,他们都能保护我,我不会有事。但是我说的这件事,除了你,却没人能做到了。”

十三问:“殿下说的是谁?”

“赵桓,我要你替我盯着赵桓,他回京这一路,见了谁,说了什么,写了什么信,我都要知道。”

这其实不难,难的是要隐藏行迹,宋枕棠的护卫都是宣成帝派来的十六卫,自然做不了这样的事。

十三仍是犹豫,宋枕棠直接道:“你该知道,便是萧琢,也不会不听我的话。”

十三无话可说,领命而去。

赵桓当日晨起来辞别,傍晚便已经启程,十三一路跟着他离开凉州,三日后在楮州落脚。

按照宋枕棠当初所交代的,这一路十三从没让赵桓离开自己的视线,并将他的一举一动都记了下来,每隔三日送回凉州,呈给宋枕棠。

紧跟着十三的信呈上来的,是萧琢抵达随州之后给她写的家书。

随州虽地处偏远,但在这时也已入了春,万物复苏之际,总有些不安分的蛮夷想要进城抢掠,萧琢行在途中就收到了消息,干脆连官署都未进,先一步带人去平乱了。

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闹事,在萧琢跟前算不上什么,但也的确几天没腾出来空,这才来信晚了。

他瞒着不让人报给宋枕棠,因此宋枕棠是看了信之后才知晓此事的,虽然萧琢在信中已经极尽轻描淡写,宋枕棠却仍旧十分担心。

她捏着信纸来回看了三四遍,心里又急又气,当即命人铺纸磨墨给萧琢回信。

写完最后一个字,紫苏进来,奉上了十三传来的信。

宋枕棠当即撂笔接过,一目十行的看完,脸色瞬间转阴。

紫苏看着她脸色不对,忙问:“殿下?”

宋枕棠一言不发,将信递给她看,紫苏接过一看,脸色也瞬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